深夜,来谈点性别议题。我向来认为性别问题的谈论在于亲密关系,譬如家庭语境中是需要适可而止并有意加以限制。此情况不用于孩童的初期教育,即让新一代孩童拥有更健全平等的性别观,而适用于和爹伯叔婶这类年龄层的人意见不合时产生矛盾。譬如关于传统中年男性对于年轻女孩的婚恋喜欢指手画脚,或是将深入骨髓的两性刻板印象言之凿凿等问题,以往或欲争辩,现在不妨加以平静的心态来静观其变。
我认为男人女人很多时候讲性别议题驴头不对马嘴的原因,竟奇妙的是因为杨笠总结的那句“普信”。彼时各方人马因此词混战,而我如今参透其实质,真切地是在表达一种对男性出生于社会上后,所独有的与生俱来以及社会文化相辅相成所造就的一种,不可轻易被剥夺,更不能后天被女性习得的,男士专有钢印—自信。结合我听过的名台词,“当你把男人放在女人的位置上,他就变成了女人。”来说,男性是因把握权利,而附带了一种群体内化的特质,我愿称之为“幽灵般的金子。”这种特权性很漂浮,但当你落点到每一个语境和细节上时,会意识到这种隐藏的富有让男性认知上,就不可能与女性达成起点式的一致。
因此,我逐渐意识到一点,那就是这些男性他们完全有权利选择不在乎性别议题。他们在乎和女性吵这个话题,不是因为思想觉醒有了不同想法,而是固有的那个手握幽灵金子的话语权体系的“物品”们不能安守本分地坐在不说话的位置上,男性们觉得这种行为非常可笑。所以当谈到性别议题时,很多男性是“不屑”大于“愤怒”,“愤怒”大于“羞愧”的。因而我们才能看到如此多的人羞辱,用恶毒语言攻击或调侃性别问题。
说回开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在亲密关系中,尽量不要抱着谈此类话题能加深理解的原因。与其输出你的观点,不如让他们自己阐述,而后询问,所以你是这么想的对吗,所以你认为是这样的对吗。如果一个男性愿意和你深入探讨,或许他会在自己的逻辑体系里被困住,继而发现固有父权体制的压迫对于男女的伤害到底有多少,也或许你会发现他和你永远不可能达到态度以及智识上的统一,更有可能他不愿意和你废话。但在亲密关系中为一个双方都需要付出硕大努力才能达成统一的抽象概念而言,这个牺牲巨大又很耗时。不如放在具体事件的处理上,效率会快很多。